客房預訂

靜海寺

靜海寺

景點介紹

靜海寺位于中國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儀鳳門外獅子山西南麓的建寧路288號,原是15世紀明朝皇帝為表彰鄭和下西洋的功績而建立的佛教寺院。1842年,清朝與英國在寺內進行了有關《南京條約》的談判。靜海寺是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史上頂峰和衰落的雙重見證,有特殊的歷史文化意義。靜海寺曾三次被毀又三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于1988年。1990年被辟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經過1996年和2005年兩次大規模擴建,靜海寺現為南京靜海寺紀念館,設“鄭和下西洋”和“《南京條約》議約”等展覽陳列。靜海寺是中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寺


1405年(永樂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間,鄭和先后奉明成祖和明宣宗的命令,率領船隊七下西洋。為了表彰他的這一功勛,明朝皇帝下令在南京興建寺院并賜名“靜海”,寓意“四海平靜、天下太平”。明清以來的地方志和文人筆記大多認為靜海寺始建于永樂年間,具體年代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靜海寺建于1411年(永樂九年),即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國后。第二種說法認為該寺建于1419年(永樂十七年)南京天妃宮完工后,即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歸國的時候。還有文獻記載靜海寺建于1425年(洪熙元年),即鄭和第六次和第七次下西洋之間,是明仁宗為紀念明成祖下令航海而建造的。


明代靜海寺剛建成時規模宏大。《白下瑣言》記載靜海寺用“直徑數圍”的鐘山楠木為柱,柱礎色如蒼玉,有車輪般大小。《金陵梵剎志》記載寺內建筑包括“金剛殿三楹、左鐘樓一座、右井亭一座、天王殿三楹、正佛殿三楹、左觀音殿三楹、左伽藍殿二楹、右輪藏殿三楹、右彌勒殿三楹、右祖師殿二楹、潮音閣五楹、左華嚴樓二楹、回廊二十楹、玩咸亭一座、方丈一所十六楹、公學三楹、僧院四十房、禪堂正門一座、華嚴樓三楹、禪堂左右兩堂共六楹、十方堂三楹,茶廚房、舊禪房一所,此外公產田地、塘二百余畝”。當時靜海寺內供奉著鄭和帶回的羅漢畫像、佛牙、玉玩、鄭和洪熙元年守備南京時鑄造的銅鼎以及鄭和塑像等,其中銅鼎和塑像直到清代中葉依舊保存在寺內。靜海寺還種植了鄭和帶回的西府海棠等珍稀植物和藥材。16世紀中葉,李時珍為了編纂《本草綱目》曾在靜海寺考察乳香、沒藥、血竭等海外藥材,后來在《本草綱目》中增補番藥、夷果2部。


靜海寺曾于明正德、萬歷、清乾隆年間三次重修。《靜海寺重修記略》記載,正德年間重修后,靜海寺有四殿、六堂、四亭,還有方丈室、樓、閣、畫廊等建筑。乾隆年間,靜海寺號稱為“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1832年(道光十二年)二月,靜海寺被大火焚毀,僅剩山門和天王殿,后來得以重建。這是靜海寺第一次毀而復建。


議約


184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國對清朝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1842年7月,英國全權公使璞鼎查和海軍司令威廉·巴加率艦隊攻破吳淞、鎮江,溯長江而上。8月初,英艦隊進逼南京下關儀鳳門外草鞋峽江面,揚言攻城。道光皇帝以杭州將軍耆英、乍浦副都統伊里布為欽差大臣,連同兩江總督牛鑒作為談判代表向英軍求和。經過交涉,8日英軍答應暫緩攻城。11日,英軍在南京城東北的燕子磯登陸,分兵占領邁皋橋、鐘山,在鐘山上架炮威脅城內。自12日起,中方盛京佐領塔芬布、張喜與陳志剛,同英方小馬禮遜、羅伯聃(Robert Thom)、巴夏禮連續三天談判條約內容,談判地點就在不久前重建的靜海寺內。20日,耆英、牛鑒等與英方在靜海寺進行更高級別的談判,接受了英方提出的全部條件。24日,耆英、牛鑒等在靜海寺設宴招待璞鼎查等人,并向艦上的英軍送酒食“慰勞”。29日,耆英、牛鑒等登上英艦康華麗號在《南京條約》上簽字,條約規定中國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并賠款2100萬兩白銀。9月6日,條約得到道光皇帝批準。


衰敗與復建


1853年(咸豐三年)二月十日,太平天國軍隊從靜海寺挖地道炸塌儀鳳門北側城墻后攻入南京,靜海寺遭清軍炮擊起火被毀,后來由靜安和尚募款重建。1937年12月日軍圍攻南京,12月10日,戰火中的靜海寺第三次被毀,只剩方丈室6間、念佛堂5間以及綏遠路大門上的“靜海禪寺”題額幸存[2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靜海寺址曾一度作為建寧路小學校舍。1982年,南京在大規模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了殘存的靜海寺遺址,當時遺址僅剩殘缺的東配殿共2楹6間,其中3間建于100多年前,另3間建于200多年前,臨街的一間被街道工廠占用,其余被下關區土雜公司租為倉庫。


1987年,南京市在靜海寺遺跡偏西處按明代廟宇風格將其第三次重建,1988年建成,修復了僧房并新建過殿和正殿。工程由東南大學潘谷西主持設計,過殿在前、大院居中、正殿在后,正殿前還設抱殿,占地面積628平方米。由于修建的是仿古建筑,因此稱“古靜海寺舊址”。1990年,靜海寺被辟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1992年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為迎接來年的香港回歸,江蘇省和南京市對靜海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進行了擴建,工程仍由潘谷西主持,擴建后的靜海寺占地近3000平方米,在配殿后設主副五個展廳,新館于1997年6月1日落成,并在香港回歸當天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陳列館當年被中宣部命名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將靜海寺擴建為“南京靜海寺紀念館”,由東南大學杜順寶主持設計。這次擴建后的靜海寺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700平方米,新建鄭和紀念堂、潮音閣等建筑,于6月28日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當天落成開放。擴建后的靜海寺包括山門、鄭和紀念堂、潮音閣、香港回歸廳、戲臺等建筑,通過回廊與原建筑構成一個整體。

景點位置

南京下關區

交通信息

乘游4路,10、12、16、18、21、39、53、54、307路可達。
8:30 - 17:00,周六、日正常開放。